July 01,2021 | 建築空間

建築空間脈絡與人類社會的互動

現代社會的居住趨勢

 

人類的基本生存需求為「食衣住行」,住是費用最高的項目,且社會上仍有許多人無法擁有自己的房子;或者無法居住在維持人類基本尊嚴的生存空間,比方韓國的考試院、北京的蟻族、香港的劏房、台北的小小雅房。我們可以發現,居住空間和政治、經濟、社會發展有關,它可以代表一個時代的群體智慧;也可以是一個時代的矛盾與衝突。

 

在現代社會要想享受舒服的空間,代價可能是高額的房價房租;或者就像JK羅琳在住家附近的咖啡店裡,靠著一杯又一杯的卡布奇諾一字一句的完成哈利波特一樣,用那一杯又一杯的咖啡換取逃離窄小房間的機會。在早年,還有供人休憩遊玩的公共空間,如今隨著城市發展已然消失殆盡。而為了跟上年年高漲的房價與房租,大家努力996,就為了更好的生活、更大的房子,可惜諷刺的是,因應少子化、單身族群、手頭不寬裕的年輕買房族群等社會現象,市場上的迷你住宅日漸增長;中產階級住的房子也是越來越小。

 

建築是個有機體,會隨著人類的生活方式而不斷演進,形成不一樣的城市地貌。兩萬年前的洞穴裡幾十個人聚在一起生活,今日則有幾千萬人居住在人類所創造的大城市裡,隨著人口暴增也逐漸導致各種環境問題的發生,在無法擴大地球大小、人口減少又會使經濟停滯國家混亂的客觀情形下,我們可以透過建築設計更有效地利用現有空間,以減少人口上的壓力。

為什麼要了解建築與居住空間?

 

每個建築都代表著一群人的心血結晶,沒有任何建築是單一建築師、設計師個人單打獨鬥就能完成的,建築物反映出群體共同的價值觀,內部隱含了時代精神,認識建築能夠更理解所處社會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們,當我們理解的時候,心中的排斥及恐懼也會隨之減少。

 

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艾德華‧格雷瑟(Edward Glaeser)認為城市讓更多偶遇可以發生,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。21世紀的現代城市中,大量的人類在更為狹小的空間內共同生活,隨著IT技術的發達,真實生活空間裡的相遇機會也跟著減少 與他人交流的機會與空間轉移到網絡,然而網路並未真正促進多元想法的交流,只需輕輕一個按鍵,就能封鎖和自己意見不合的任何對象,我們在演算法的指引下形成一個個同溫層。

 

普立茲獎三屆得主湯瑪斯‧佛里曼(Thomas Loren Friedman) 在《謝謝你遲到了》評論:社群媒體可以很快煽動人們並顛覆現有體制,但對於整合新的社會卻毫無建樹,只有讓人們面對面對話與交流,才能真正聆聽彼此。撫平交流中斷的現象、找回允許多元想法互相碰撞的社會,使人們肯定彼此的不同,這是當代的我們應肩負起的責任,而要了解人類,我們得先好好的理解自己;去認識與理解建築空間與環境作用的脈絡。

 

建築設計反映人性現實,用絕對的想像力捕捉情感、觀察理解,就如同一面鏡子,在建築與空間之中,我們能夠看見自己的模樣,超乎設計本身的社會議題與人性考量也在不斷累積。打造建築時 焦點不在建築本身 而是建築所乘載的「生活」,一個設計良好的的空間可以減少衝突,讓空間內的人更加和睦、讓內部的人與外部的人關係良好,還能夠讓人類與大自然之間保持和諧的關係,好的建築不僅僅向歷史取經,更是嘗試預測未來、促進社會和諧。若要讓城市變得更好,我們都有必要去理解建築所創造出來的空間本質。只要保持相同的理念跟思維,也能共同營造一個永恆和睦的空間,讓我們一起生活在更美好和諧的幸福社會吧!

 

紐約人住小房子也沒關係?

 

狹小的居住空間的確會令人產生巨大的壓迫感,就已開發國家來說,紐約每單位房價是箇中之最,但是紐約客的生活並不會被限縮在自己租的小房子裡,從空間運用角度來看,紐約客的生活面積其實是很廣闊的,他們的住家或許只有幾坪大,但它們居住的城市卻擁有中央公園、布萊恩特公園等大大小小的綠地,走路散步就能夠穿梭於各大公園間並度過美好的時間。

 

在聯合廣場的市集裡逛逛、在公園裡慢跑或日光浴、欣賞電影或溜冰,甚至最近幾年的空中鐵道公園(High Line Park)也提供了一邊散步、一邊觀賞曼哈頓的晚霞與市景的機會。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(MoMA)等世界級美術館、博物館還會在每周五晚上開放免費參觀。住在這裡的人們幾乎能夠免費享有城市裡處處皆是的多元設施。即使紐約客大部分都是獨居,但城市的多元機能足以滿足個人的生活空間,甚至可能比哈德遜河對岸的紐澤西四口之家過得更多采多姿。

 

華人文化X樣板建築:養雞場養不出老鷹

 

回顧過去30年,史蒂夫‧賈伯斯、比爾‧蓋茲、馬克‧祖克伯、謝爾蓋‧布林、伊隆‧馬斯克、喬治‧霍茲,保守估計,美國每5年就誕生一個天才,台灣為何從未出現具有創意的天才呢?

 

60%的台灣人都住在外觀相似的公寓大樓裡,即使內部室內設計的再出挑,外觀卻沒什麼差別,在我們國民的潛意識中,我們不一樣不是一件好事,所以才有這句「槍打出頭鳥」。從建築角度來看,缺乏多元思考的社會,很大原因在於環境因素。在出社會前,孩子們有至少12年的光陰是待在學校裡的,這樣一個培養國家未來人才的空間,和監獄設計可說是一模一樣,都有一個操場和幾棟四、五層樓高的建築,是亞洲社會最具代表性的擁有圍牆的建築。

 

孩子們在這裡學習、生活,就像養雞場裡的雞,穿一樣的校服、在一樣的教室上課、用制式的餐盤吃飯,而為了「校園安全」,即使是高中生也不能外出用餐,全班統一由中央餐廚供餐或者訂便當。從空間或其他各方面來看,這個社會將創造力最盛時期的孩子囚禁了12年。

 

現在的孩子們幾乎24小時都處於室內,沒有機會抬頭看看天空、呼吸室外空氣,「知識來自於書本 智慧來自於大自然」,無法接觸到大自然,也就無法學習到人生的智慧。如果孩子在學校書讀不好、體育也不佳,還是每天乖乖上學,做父母的應該心存感激,因為他們正在忍受一段非常難熬的時光。

 

研究建築的社會學家羅伯特‧古特曼(Robert Gutman)指出「住在低樓層的人比住在高樓層的人,朋友多了3倍」,在美國,大型新創公司只出現在加州;而一樣是中國,大型新創公司群聚地不在上海北京,而是深圳:騰訊、華為、比亞迪、DJI等巨頭外,還有更多新創公司,Silicon Valley of China可見一般。

 

在曼哈頓一間30層樓高的總部大樓,公司被分成了30等分,人們很少會見到其他樓層的人。幸好賈伯斯(Steve Jobs)生活在西部,總算能在車庫裡遇見史蒂芬‧沃茲尼克(Stephen Woznizk),一起在享受男人間的浪漫。在更容易有其他偶遇機會的環境,人們將會交到更多朋友,也能激盪出更多更好的想法。現在的孩子屈居於2.4公尺高天花板的公寓、坐在必須彎腰只有1.5公尺高的接駁車裡、在天花板2.6公尺高的教室裡度過一天、放學後前往天花板2.5公尺高的補習班繼續受折磨,我們正在以畸形空間慢慢毀掉孩子的創意,同時又納悶「我們國家的人怎麼一點創意/美感都沒有?」

 

打造幸福的家:動腦思考和社會支持

 

1966年日本建築師東孝光在東京澀谷區設計自宅『塔之家』,共有6層、室內面積12㎡,一家三口一住就是50年。半個世紀後,這棟建築至今依然是行業神話;是留名建築史的經典前衛。東孝光的女兒東利惠也是位知名的日本建築師,東利惠希望大家能理解打造幸福的家的幾個基本原則:

  1. 房子坪數並非越大越好:我們對空間大小的感知,和實際物理空間大小是不一樣的。空間感不能直接換算成數字,所以不能只執著於坪數大小。
  2. 花大錢裝潢設計:好的居住空間是需要動腦子思考的,與其花大錢,不如把錢花對地方。設備、家具、家電等可以隨時替換,但基礎空間豐富,就能享受很久。
  3. 尊重個性與多樣性的建築,脫離以物質為中心的建築價值:只要住在城市裡,家裡就不需要具備所有功能:「沒有書房,那就去圖書館」、「冰箱不夠大,那就每天出門買菜,反而能吃到更多新鮮食物」、「住在城市裡,隨時能感受到時代變化所帶來的改變和新鮮感」。

 

為了更和諧的社會、幸福的生活

 

有洞見的建築師/設計師能讓人反思自我的生活方式,打造建築與室內設計時 我們不能將焦點放在物質本身,而是應該審視其所乘載的生活,將焦點放在空間裡的生活樣貌。建築是一面鏡子,在設計生活空間時我們能夠透過過往的人類故事,探索一個能夠創造多元生活的幸福藍圖。